現代化資訊在拜臉書及其他社群網路之賜 .是一種空前的大爆炸
身為設計專業人 .可以輕易地收集到許多各國的設計材料.商品.與物件
但!在這兩年越發瘋狂的變化自身設計的當下 .猛然發現的是手邊的資源是這樣的匱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李冠霖 建築作品 第四話
--- 前 言 ---
近期也因緣際會的新入案幾件建築設計的案子 .有一般的獨棟住宅 .也有農舍的另增建獨立小屋設計 .(也正接洽雲林的一處大型別墅接待會所.希望能成功)
也都頗有趣!!也可能"建築"這玩意 是自身的學成過程 .操作起來更顯得痛快 .更多想法
建築 .這類真正的"從無到有" .在設計的當下其實是非常的............猙獰 .
我自個兒大概的分析過 .... 因為無論在學時與剛出社會在建築設計的本業操作時 .通常是對於形式上的操作更顯得得心應手 .更甚於對於使用者的在乎
..........而這..好像是很多現階段建築師的大通病
然而 .後期我便踏入室內設計這區塊 . 尺度關係 一下子縮到......幾公分之差的在意 .....SO 且得強迫的在乎到使用者的生活 .甚至是未來景象..等等細膩的思維
就這樣經過這兩階段經歷以及磨練之後 .......................我發現 .
現正再回頭從新操作...."一棟建築" 時 .那種內(機能) 外(形式)的交織碰撞
讓我常常思考一個面向時 .相對起來會來的更心力交瘁 .....
因為 操作設計時的心態上 ...往往會處於兩種完美本能 .... .內與外 兼顧的強迫症
--- 起 源 ---
案子來自於我長期以來配合不錯的營造公司 .本身也是地方建設公司的洪老闆 .人很好 .超客氣~!
所以一旦我有接觸到建築物的設計案需要 跑照 .鑑界 .申請建照 建築物施工等 .通通都會委由洪老闆來作處理
況且這種...我只需要畫設計圖 .3D .之後所有營造的大小事.他們都能超專業的一手包辦~~~這還真是讓我接案來更無後憂哪~
OK .而這棟房子呢 .乃是洪老闆的"起家屋" .一棟屋齡接近40年的透天連棟房子 .也由於是起家屋 .在他這老先生的觀念裡 .是不能賣的
也就這樣閒置了一大段時間了....
而在近期 .他決定交給自己的掌上小明珠 .一位技術已成的美髮師 .讓這個"起家屋" 成為他心愛小女兒的創業起始店!!
想當然爾 .這全部的一切開支全都由他這位老北一手豪氣包辦~! 好羨慕哪~~~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 概 念 ---
頭一次看到這棟半老水泥造的屋子時 .其實已經就讓我衍伸出許多發想 ....
單單看到屋面的細鐵手工窗花 .屋頂加蓋的三角鐵楣樑時 .就讓我心中有所盤算 "雖然這棟屋子幾乎是要打掉重蓋 .但 .這些老東西我要想辦法留下來"
因為 在時代快速工業化 .工資齊頭行的扭曲裡 .這類耗工 .耗精神 .的機能性物件已經鮮少人會作了 .老的凋零 .少年的又被大環境逼得只能平凡...
以上這段話有太多深刻的話可以論述 .但....這就不多提了 .懂的人 應該都心有戚戚..
好的 .言歸正傳
也好加在 未來使用的屋主洪小姐 .本身也是個特有意思的業主 .再經幾段的設計討論過程中 .對我想要保留的元素概念都非常快速的點頭 .
"好 !就這樣玩 .阿好不好看齁?? "
"好不好看是我的問題 .這妳別怕 .只管點頭答應就好"
所以 .在概念初期的發想下 .如圖所見 .除了我刻意抓取下來 原始建築物的部分老構件 窗花 三角楣之外 .
更試圖在未來的建築立面拼組中 .添入更多 更有趣當時期的物件設計
板門 .角鐵構 .半拱屋頂....而這些 .一直是我在四處遊蕩時 .長期下功夫收集的功課
--- 論 設計 ---
而此次的設計操作上 .本山人手法又更與先前建築物的操作有所不同
因為在這類的小透天範疇中 .其實業主方對於空間內部所要的需求面積 都將近飽和
也就是說 ....這量體 .不太會有太多的形式變化 .
看著平面圖拉出的3D初胚量體 .發呆了一下~~~
既然~~不能凹凸有別...那乾脆就來個玲瓏有緻吧~!
是的 !這是一場「加法」的設計
在這無趣的方盒子上 .想盡辦法的 嵌 .貼 .蓋 .組 .入 各樣具機能的物件 且在這些物件上變型出有趣且有意義的型態
一樓門面的紅磚框體作設計起始 .後配合木頭的出入門片
雨遮 則是運用原有房子支撐屋頂用的三角楣樑 .來作為玻璃雨遮的結構支架 .很特別吧~!雖然不是很好施工
門口處更加上一堵水泥花台 .種下幾些綠色 .軟化這僵硬的環境
立面更有趣了 .原有的細鐵窗花<屋前屋後各一組>拆下後 .我小心地請洪老闆搬回工廠保存 .未來稍作加工噴漆後 .便可整組回歸新的建築上
這樣新舊的交合 .撇除我私心想玩設計之外 .其實更多的原因是希望這棟有意義的"起家厝"能夠保留部分以前元素 .
這樣的保留 .無非的是 "延續這棟新建築的老故事" 充滿回憶的話題 .有得說 .有得回想
屋頂 .刻意的避開與鄰房相同的前後山形鐵皮屋頂 .在這兒 .我賦予它一道美麗的半弧 .正面掛上LOGO .這樣的語彙是不是也更加有意思呢
接下來的 .經由內部配置所必須產生的窗戶 .呼應於外視覺表現上 .包上黃色的鐵盒 .馬賽克磚的凸框...
如此的 .整個的立面"加法"設計總算是大功告成 .這棟建築的立面很有趣吧 .
提案後 經過幾次修正終於確定 .後續就等待工程的進行了
這樣的小透天 .外加上簡單的線條 .豐富的材料表現 .
未來 就讓我們期待落成吧!!